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谢良久乃
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
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谓能以
正导
主而今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之
谭遂不得给事中予窃谓南风手不可得而今世爱陶
诗者几人果如坡谷所 (第 15b 页)
  崇正书院记
往邑大夫江浦朱侯贤既治郊关之氓閧淫祠而扰比

廛者抵法遂以其事闻之巡按御史吴公遵吴公报牒
命邑撤祠改立崇正书院以作事意在屏邪闲 正导

使知方也适其时邑有徙学之役已相其祠故敝陋而
迫嚣溷不称学者居息吏因之弛役历今二十五六年
矣比岁郡 (第 9a 页)
  徐司空诗集序
诗之用主于吟咏性情而其效足以厚人伦美教化盖
古之忠臣孝子劳人思妇其境足以发其言其言足以
感动人之善心故先王著为教焉魏晋以降其作者穷
极工丽清扬幽眇而昌黎韩子一以为乱杂而无章盖
发之非性情之 正导
欲增悲而不足以感动人之善心
故也唐之作者众矣独杜甫氏为之宗其于君臣父子 (第 6b 页)
   玩易斋记
吾舅氏有贤子婿曰萧德蕡所居在邑东南一舍许桃
源之上其地夷旷深迥山远近环抱争奇竞秀窗户间
可揽而得两水夹出其所居可以小舟浮游往来又有
园林竹树之胜盖东南佳境也萧氏出齐国子祭酒子

云之裔宋南渡后有贡士讳汉卿者始来居此历元至
今其子孙益众益富合族而居亡虑数千指而世有厚
德为乡闾所依若其悦诗书崇礼义乐与贤士大夫游
而毅然以亢宗为务者德蕡其一也前数年延予馆塾
中德蕡好读易日持一卷就予讲说辩难予来京师踰
年以书告曰自子之出也吾益谢尘事并屋南构小斋
日居其中以玩吾之易颇若有所得夫易之所有皆示
人所由之 正导
之于安而免之危也人不可一日违易 (第 1b 页)
。异日虽得一造。恐徒为门下之累也。宇也今遇好同行与去。其意或不偶然。看渠本质终不无变化不得处。须善察 正导
之如何。比与诸益有讲究。所得可与闻者。必须相示窃望。
与李景文
两衰矣。殆无日不思。无夜不梦。计人心 (第 67H 页)
执礼立阶下两间南向。司正在西检班。执礼在东唱笏。掌议掌务立西阶下东向。诸员以齿序立门内。北向东上。司 正导
掌议掌务升。向席立。导诸员升。分立东西壁下。甲西乙东。司正执礼乃升。向席立。掌议以下一齐揖约长。约长 (第 464H 页)
至男传
李至男。掌令彦忱子也。母安氏节行绝世。动遵内则。人曰至男之善。胎教也。稍解语。便以古人蒙养之 正导
之。才六七岁。已通小学。及十四五。慨然以为己之学自励。师事河西金先生麟厚。又从履素斋李仲虎。讲伊洛诸 (第 574L 页)
前古所未有之举。于 宗庙有两统不专之失乎。盖为此论者。以此为忠 殿下之道也。臣等之意。则以为以礼义之 正导
 殿下。乃是真忠于 殿下也。忠 殿下之道。恐不在于此也。伏望殿下深察礼经之意。事理之实。有以辨其是非 (第 142H 页)
其或愈。与从昆弟群居湛乐。情意蔼然。事庶母曲尽恩义。其值横逆则必多方调护。得其欢心而后已。教诸子婉喻 正导。
要使不迷于趋向。待宗党一以诚悃。庆吊问恤。各称其情。与朋友交。必以道义勉励。如或见其心术不正者。至于 (第 104H 页)
务平反。案牍无留。剖断中窾。一道称神明。此公湖藩之政也。在国子则深慨近岁学政废坏。士习浇竞。以修旧制 正导
迪。为己任。申日讲月课之规。数与诸生讲劘经义。师道严而试取公。黜浮尚雅。文体为之变。士有不率教者。施 (第 348L 页)
愈。与从昆弟。群居湛乐。情意蔼然。事庶母曲尽恩义。其值横逆。则必多方调护。得其欢心而后已。教诸子婉喻 正导。
要使不迷于趋向。待宗党一以诚悃。庆吊问恤。各称其情。与朋友交。必以道义勉励。如或见其心术不正者。至于 (第 254H 页)
使太公为太师。周公为太傅。召公为太保。伯禽,唐叔与之游。诗书礼乐使之习。必不能遏其已炽之欲。而虽欲以 正导
之。亦将不入矣。此大学之教。以豫为先。而今臣尤有所仰望于 殿下者也。昔在 肃庙朝。筵臣建请图绘古人善 (第 45H 页)
者。实出于不得已也。臣闻明朝内臣覃吉之辅 孝宗也。庸学语孟。悉以口授。动作举止。悉以 正导。
稍有间隙则五府六部之事。天下之民情。农桑之艰难。军务之紧要。每乐言之。 孝宗一日尝念高里经。吉适至。 (第 489L 页)
庙堂又从而废阁不行。夫人君特问保民之策。自是旷世之盛意。此 正导
达上心。图回至治之一大机会。惟在廷臣尽心奉行。而毕境归属。不过止于斯而已。穷闾贱见。不无慨然之私。忘 (第 140L 页)